承中有发展,大同中存小异,和谐中求快速——对发展针刀医学的浅见
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针刀医学如何快速发展。意见:继承中有发展,大同中存小异,和谐中求快速。
【关键词】针刀医学 发展
朱汉章老师创立针刀医学,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可圈可点的光辉历程,在此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,摆在针刀医师面前的,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,既可能阳光灿烂又可能阴云密布。至关重要的是选择道路,选择对了就阳关大道朝前迈,选择错了则羊肠小道蹒跚行。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同道,都不无担心地在思考,怎样才能使针刀医学健康、快速地发展呢?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我的浅见是:继承中有发展,大同中存小异,和谐中求快速。
朱汉章老师创立针刀医学,是一个伟大的创举,奠定了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,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容,提高了临床医生的技术,解除了广大患者的病痛,利在当代、功在千秋!他是我们终身的老师,是我们永远的旗帜,继承他的学术思想,仿效他的高超技艺无疑是我们长期的任务。但是,社会在前进,科技在进步,医学在发展,实践在增多,与思俱进的学术氛围里,势必会出现新的理解,甚至有悖于要继承的观点和方法,诸如对一些论点的不同诠释、使用一些不同的称谓、对针刀器具根据不同的作用做些局部性的改变、对操作方法的个性化强调等大同中的小异,这些都不是离经叛道,更不是另立门户,他们也是真正敬重朱老师、真正热爱针刀医学的针刀医生,我们哪能闻之色变,甚至欲彻底剿灭后快呢。大同中存小异是发展的必然,是前进的催化剂,这些在继承中有发展的后来人越多越好,他们才是针刀医学的希望和生力军。
近期以来,关于针刀医学的归属,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。一种认为属于中医学,一种认为属于西医学,在有的朋友眼中大有针锋相对、势不两立,非要斗个鱼死网破不可之势。其实,这些用不同的医学理念、不同的学习平台、不同的临床实践、从不同方位角度对针刀医学的理解和诠释,是不同专业的医生加入到针刀医学实践中的必然结果,可以视为是学术成熟的标志,大可不必惊愕失措。王雪苔教授是针刀医学最坚定、最有力的支持者,是针刀医生最尊敬、最信赖的坚强的后盾,他在给《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》的序中说:“针刀医学这个学科的归属问题,究竟属于中医学还是属于西医学?不错,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。那么,人们就要提问,针刀医学里哪些是属于中医学的成份,哪些是属于西医学的成份?它的基本理论是倾向中医理论,还是倾向西医理论?这是一个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。继光医生把针刀医学定位为‘外科学的一个新分支’,明确纳入西医范畴。还有人认为针刀医学属于中医学范畴,我也‘一向把针刀医学当作中医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之一’。希望针刀医学工作者共同关注这个问题,深入研究,充分探讨,争取早日达成基本共识。”,这是解决不同观点、在和谐中求快速的良方妙药。
由来已久的对于针刀医学研究方向的两级分化,也更显端倪。一种是高难取向,从早期的切割环枕后膜和颈椎黄韧带,到后来的椎间盘转位,及至近来的神经触及、椎间孔内口切割、椎间孔内外口会师等,使学术逐渐向尖端攀登。另一种是低易取向,以替代为理念,即治疗软组织替代对骨组织的治疗;治疗容易操作的部位替代对不易操作部位的治疗;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替代对椎管内的治疗等,虽然这属于普及范畴,但其简约的内涵值得深思。两种取向并存、异途同殊的发展,反映了针刀医师与思俱进的不懈追求。应该提出的是,对初学的针刀医师,必须由低易向高难循序渐进;对经验尚不够丰富的针刀医师,要量力而行,有多大把握做多难的操作;对已有相当经验的针刀医师,也要对高难度的操作永远保持高度谨慎,以免造成负面影响,既不利自己、又损害来之不易的针刀医学的良好口碑。当然,也不能只限于简单操作而无所追求,既阻碍自己的发展、又低显了针刀医学的技术含量。
近来,媒体高度的评价和患者肯定的认知,使针刀医学再次辉煌,受到极大的赞誉和关注。但在另一方面,“圈内”隐现的并非庸人自忧的危机,并无消减的迹象;“圈外”一直不断的置疑声中,激厉的声音更加喧嚣,这就是迫在眉睫的现实。我们只有精诚团结,冷静务实,继承中有发展,大同中存小异,才能排除困难在和谐中求得快速的发展。针刀医学的前途是光明的,我们的事业是有意义的,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