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发展针刀医学的浅见二
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针刀医学如何快速完善和提高。意见:正宗中有流派,碰撞中求完善,交融中得提高。“正宗”,即朱汉章老师创立的针刀医学的理论和实践;“碰撞”即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;“交融”即最终异途同殊的融会贯通。
【关键词】针刀医学 发展
在2008年12月7日召开的“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”成立大会上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局长提出了高屋建瓴的两个观点,据我理解,一是中医有流派,针刀也应该有流派;二是学会多不是坏事,可以促进针刀医学的繁荣和发展。
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,不难看出,由于春秋战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,学术思想比较开放,因而诸子百家蜂起,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,如孔孟的儒家,李庄的道家、韩非子的法家和吕不伟的杂家等,正是这种各流派的兴起、碰撞和交融,极大推动了文化思想的发展,并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。与此同时,在医学上,黄帝和歧伯的《黄帝内经》、秦越人(扁鹊) 的《难经》、华元化(华佗) 的《中藏经》、张机(张仲景) 的《伤寒杂病论》等,也都先后出自这一时期,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。到了宋、金、元时期,由于学术思想的开放和活跃,又迎来中国医学史上的鼎盛时期,相继出现了河间、易水流派,刘(完素)、张(子和)、朱(丹溪)、李(东垣)金元四大家,他们在中医学的基础上,各立学说,竞相争鸣,又将中医药学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。
对于医学流派的界定,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丁继华所长的观点是,“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,其一是它必须与其它流派有着不同的特点或长处,无论是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,或是治疗技术,或是治疗秘方,都有其独特的专长;其二是流派不仅有创始人,同时还应有传人或继承人”。
依此标准,纵观目前针刀界的现状,还没有形成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流派。但是,基本条件其一的在学术思想、理论观点、治疗技术上,都有其不同的特点、长处或独特专长的,却大有人在。例如:在属性取向上,有西医微创手术新术式与源于古“九针”的中医微创治疗术以及既非西医、又非中医的全新医学之分;在目标取向上,有高、精、尖(椎间盘转位,椎间孔内会师,神经触激等)与简、易、普(椎管外和四肢软组织减压松解)之别;在操作取向上,有彻底(切断、铲磨、削平)与轻柔(切刺、减压、钩拉),以及不麻醉、局麻、全麻操作之异;在疗法取向上,有单一针刀治疗、以针刀辅以中药和手法治疗和以针刀为主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的不同;在针具取向上,更是有铍针、刃针、扁针、水针刀、液针刀、刀中刀、激光针刀等等多种。可以说,这就是流派的雏型,只要他们在“正宗”,即朱汉章老师创立的针刀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,与思俱进、不懈努力,终将形成流派,流派的纷纷兴起、不同观点的不断对立、争论和碰撞以及最终异途同殊、融会贯通的交融,又必将后浪推前浪地推动针刀医学不断前进。
学会,是民间学术团体,是志同道合的业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学术平台。不管成立早晚、会员多寡、有否名家领衔、有否何种背景,只要手续完备、民主公正、学术活跃、不断创新,都一律平等,都应该受到欢迎、呵护和支持,学会的多元化,不但不会造成负面影响,还会多方位地推动针刀医学的完善、提高、繁荣和发展。
目前,针刀医学的发展在“量”上得到相当范围的推广,由基层逐渐延伸到中级甚至高级医院;在“质”上也得到很大层面的提升,临床、教学、科研都有长足的进展。这是否预示着正将迎来学术思想开放,诸子百家蜂起,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?是否也预示针刀医学的鼎盛时期即将到来?李振吉局长的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思想,只要我们“正宗中有流派,碰撞中求完善,交融中得提高”、和谐奋进、身体力行,针刀医学的鼎盛时期必将尽快到来!